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唐明贵、刘伟老师著作《论语研探》有感
作者:齐汝林
查看:55   

  大约自2004年号称百年来华人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化高峰论坛”发表以 “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甲申文化宣言》起,这十年来的“国学热”“儒学热”以及“孔子热”就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很多时候更多场合的“国学热”并非一场有深厚根基的文化运动,而更多地表现为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很多长于言辞的先生热衷于发布宣言、庆典剪彩、访谈对话等类似于红白喜事的轰闹事件。孔夫子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些大肆鼓噪和炒作国学的推涛助浪之人事,实在是有悖于儒家国学之本质的。
  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与那种大而无当、凌空蹈虚的“表演”相反,也有不少踏踏实实、埋头深耕者,从知识与学术的挖掘研究入手,建构一种平实而扎实的“文化儒学”“知识儒学”以及“日常人伦儒学”,力图补上当代人长久以来的儒家文化知识。聊城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论语》诠释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设立,以及唐明贵教授和刘伟博士最近出版的学术著作《论语研探》,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一,深度剖析文本,探寻《论语》内在沉潜的新义。我们说,凡一种文化思想或学说,能经久不衰,影响于后世几千年,至少有两种特性,一是具有时代性,二是具有超时代性。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们试图回答人类世世代代共同面临的一些永恒问题。就《论语》文本本身而言,可谓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对个人品行、内心修养、道德行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但单就文本进行翻译和解释,无疑不能反映整个孔子的思想,也不能完整地回答孔子时代和我们所处时代的诸多困惑。在《论语研探》中,著者没有局限于对《论语》文本的释义,而是站在对文本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从孔子思想、孔子形象、孔门弟子、文学元素等角度创新性地重构了 《论语》的诠释方式,探寻《论语》的新真义和更深层次的内涵。相较市面上各种版本的《论语》翻译而言,这本著作可谓开辟了一条通俗而深刻的《论语》、儒家与国学研究新路。并且,《论语研探》将孔子的家世渊源与生平诸事进行了详细地考究,从孔子的先世论及孔子的父辈,从一岁的孔子说到七十三岁的孔子,并藉此传达出孔子及其《论语》之指向和志向。这正如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研究它的起源;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
  同理,我们要构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在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思和系统挖掘中,将其与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结合时代特点和精神需求构建我们的思想内核、文化体系。也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和丰饶土壤上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并发挥作用。这一点,正是我们对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以儒学为主要方面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目的。
  第二,基于历代《论语》诠释诸说,站在浩瀚研究的“肩膀”上,梳理阐明自己的见解。传统是延续的,但并非固定不变的;传统的传延需要当代人的诠释,尤其在诠释中实现新变化和新发展。《论语研探》纵横于两千多年《论语》诠释史之间,集大成地将前人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观点一一列出,对《论语》的生前身后、言辞义理条分缕析。并且在论证的过程中,著者并没有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对材料作选择性地取舍,而是把存疑的地方一一指出,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看法,求证尽可能周密、细致。如书中对《论语》这一书名的“论”字引入了七种解释;对《论语》结集的六种说法进行了点评;对《论语》的五种主要注本进行了评析。这其实是与作者深厚的“论语学”素养分不开的,早在2009年,唐明贵教授就出版了《论语学史》一书,对《论语》学的演变与学术思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时期各个流派在《论语》学的诠释与儒学的建构方面的学术特色、思想创新作了系统阐述,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部《论语》通史”。 这是一个缺少细节的时代,以致众多学者更热衷于表面的夸夸而谈和宏大叙事,而疏于文化历史上“点”与“线”的描绘,可我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终究不是几个熟稔的名词概念和短章道理所能代表的,更不是“心灵鸡汤”和成功法则那么简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从最基础的典籍挖掘、义理层面的儒释道、知识层面的经史子集、艺术层面的琴棋书画等等入手,遵道首先要知礼,先有素养才有修养。
  第三,以平实客观的研究建构《论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凸显《论语》的现代意义。《论语研探》的最后两章,研究的是《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我想著者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过大量史实和考辨证明《论语》的影响之广、地位之重,由此凸显倡导《论语》和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论语》诞生于一个温情消失、冷血的理性统治的时代。这与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何其相似。孔子所为之挣扎的问题,也是困惑我们心灵的问题。或许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而言,儒家的重义轻利等思想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而到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后现代中国而言,要消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与冲突,解决富起来了的人们心中的困惑和失落,就必须积极发掘并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传统文化。如孔子所言,“我欲仁则仁矣”,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精神信仰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也是最缺少的精神支柱。
  孟德斯鸠曾说,“当品德消失以后,野心便进入那些能够接受野心的人们心里,而贪婪则进入一切人们的心里”。 市场与道德、物质与精神、法治与德教,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体两面。我们不愿接受没有德性和温情的富裕,也不能沦落到仅仅以遵守法律作为生活的准线。道德解决的是追求和境界问题,开出的是正面清单,告诉人们什么应该做,引导我们自觉主动地往高处走;法治解决的是底线问题,开出的是负面清单,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警戒我们“勿跨底线”滑往低处。近段时间以来,国家领导人一面将法治提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一面高调倡导传承传统文化,推崇孔子和儒家学说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也正是此意。
  经世致用是儒家最强之处,不论是《论语》的主张还是孔子的实践,都告诉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修养、著书立说,更要在现世生活中伸张生活的儒学、实践的儒学。相信《论语研探》这本书,会给更多人精神的启迪和行动的力量,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化连成一片,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融汇在我们的生命里,打通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的力量正在于,通过对一个个小我的教化,凝聚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共识,逐渐汇集成足够改变实际生活的力量,推动大环境的变化。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6640次访问,全刊已有4684208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