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在对的年代,对的地点,做对的事情
作者:法学院杨玉敏
查看:49   

  去年夏天去上海旅游,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景点排队时,在餐馆就餐时,尤其是在公交、地铁上,几乎年青人都在低头摆弄手中的电子产品。看着“高冷”的他们,再想想对着各处景点流连忘返、到处都要走一遍的我,居然感到自己像个刚进城的“乡巴佬”。
  这种 “低头”现象无独有偶,在大学生群体里已是十分“风靡”:在课堂上边听讲边刷屏,在食堂右手筷子左手手机,宿舍里舍友抱着手机各自为战,唯一能产生共鸣的共同话题是: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段子或一部新出的电视剧。笔者在此想到一句很经典的话:二百年前的国人躺在床上吸鸦片,二百年后的我们趴在被窝里玩手机。情景何其相似!然而,这精神的鸦片腐蚀的是我们一代青年学生的灵魂!
  想当初,我们废寝忘食,用了十几年的力气考大学,现在就在大学里,可这种“低头”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是谁说,上了大学,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努力考研,考公务员,做更好的自己;是谁说,上了大学,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生活更丰富多彩;是谁说,上了大学,要到很远的地方旅行,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留下自己年轻的足迹;是谁说,上了大学,要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那个他(她),相互扶持,并肩前行……青春,是人生大放异彩的时代;大学,是智慧与激情碰撞的地方。在对的年代,对的地点,我们要做对的事情。如果在青春年代放弃奋斗,如果在大学校园丧失自我,那么,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将充满遗憾。如果沉溺于网络,漂流在虚拟世界,终将成为手机的奴隶。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青春。
  青春者,人生之春,人生之王,人生之华也。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我们要多读书,放下手机里的网游、玄幻和言情,去图书馆借阅《瓦尔登湖》 《静静的顿河》 《百年孤独》这样的文学经典,让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驿站,停一停,静一静,前人闪着光的智慧会将自己的思想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年轻的我们要远行,百度图库里再多优美的风景,朋友圈里再多充满文艺气息的小镇、街巷,可只有迈出前行的脚步,我们才能发现鹰在飞翔,鸟在歌唱,草在生长;年轻的我们要学会思考,名人微博、励志段子,看得再多,觉得再好,也都不是自己的,没有思想和主见,就只能做一个附和别人的傀儡,丧失对自己的人生的主动权。
  蔡康永说过:“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念你,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质朴的感情是如此强烈而又纯粹。放下手机,摸摸心口,想想你那在远方的朋友和思念你的父母。找个安静的下午,在靠窗的桌上,摊开信纸,一笔一划的写下你的牵挂和想念。沾满阳光味道的信纸,带着你的温度的字迹,“家书抵万金”的情谊永远比那冰冷的短信、消息有人情味儿得多。
  还是那句话,在对的年代,对的地点,做对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青春。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191次访问,全刊已有4684263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