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厚重·翔实·传承
———读《张秋镇志》

作者:聊城大学档案馆 邢培华
查看:57   

  翻阅着于忠超、高振康、徐玉昌主编的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 《张秋镇志》(以下简称 《镇志》),嗅着志书中散发出的阵阵墨香,回想起近年来参加《镇志》编审工作时的甘苦,心情格外愉悦。掩卷深思,细细品味,感到这部《镇志》具有厚重、翔实、传承的特点。
  所谓厚重,就是 《镇志》揭示出张秋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 《镇志》集中体现了运河文化的渊源和精髓。张秋镇地处黄河之滨,在历史上负有盛名、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从镇上中穿而过。自元初至明、清,这里成为京杭漕运之枢纽。世有 “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 (秋)”之说,张秋镇素有 “小苏州”之称。 《镇志》抓住 “张秋运河”这个重点,围绕漕运仓储、河道管理、机构设置、古镇建设、运河人物等大量泼墨,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 《镇志》还收录了不少文人骚客在张秋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流传百世的墨迹,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征,即体现了运河文化的典型特色。其二,《镇志》客观反映了张秋镇的历史发展轨迹。张秋镇历史悠久,文脉深邃。《镇志》不仅清晰地描画出张秋镇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展示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尤为可喜的是,通过挖掘文献资料,反映出鲜为人知的人类文明社会初期张秋的人文状况。《镇志》载,1973年,山东省文物部门在这里进行了考古挖掘,发现了景阳冈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专家认为,这是舜时著名城址———穷桑,这里形成了丰厚的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积淀。四五千年以来,张秋镇人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奋斗,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古镇的文明。其三,弘扬了张秋镇各个历史阶段的进步思想和优秀传承。如《镇志》所载,明天启年间的师氏起义、清乾隆年间的王伦起义,特别是清末的太平军、捻军起义等,都曾在这里产生重大影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曾在这里设置张秋县,张秋县的民族革命、民主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陈毅和粟裕曾在这里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黄河南下,张秋镇人踊跃入伍,参加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战争。这些,都反映了张秋镇人追求光明、敢于斗争的精神。其四,《镇志》搜集和记载了一些颇有影响的历史典故。张秋是千年古镇,历史典故很多。特别是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甚广,使得张秋镇名声大噪。至今,宋朝时期的武松打虎碑刻仍然矗立在景阳冈之上。《镇志》记载这样的故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其五,《镇志》记述了一些国际友人的事迹。哈利生(又译为夏理逊、哈励逊等),是与白求恩、柯棣华齐名的加拿大援华医生。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牺牲在张秋的一座教堂内。邓小平、薄一波等领导同志曾为他的墓碑等题词。《镇志》记载他的生平和事迹,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上述这一切,在《镇志》中都有专门考证与叙述,尤其是《张秋运河》《艺文》与《附录》等编章则更具特色。
  所谓翔实,就是《镇志》的内容丰富而细实。《镇志》的编纂,经历了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志书先后形成过三个版本,字数从16万字增加到95万字,内容从9章扩展到10编44章及两个单独篇目。可以说,2014年出版的精装本《镇志》内容非常丰富,表述十分细实。为达到这个标准,编纂者匠心独运,周密布局安排:其一,注重体例完整。《镇志》的编写体例,不仅遵循了志书编纂的传统模式,同时又根据内容特色有所创新。《镇志》的主体分为大事记、概况、张秋运河、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城乡建设、村庄简介、民俗、人物、艺文、附录等编章和篇目。其中,《张秋运河》自成一编,是基于张秋实际,为客观反映历史所设置的,很有特色。在志书内容的前部,还载有汤洪高、张昭立等五位领导同志写的 《前言》、《序言》,增添了志书的成色。其二,选择材料精当。为编好《镇志》,编纂者搜集、查阅了许多材料。这其中既有相关的地方志书,又有本地的各种档案资料,还有各类书籍、报刊中的有关资料。有些所需材料,还组织人员直接向社会和民间征集。面对这些浩繁的资料,编纂者精心筛选、去粗取精,确保了材料确凿、历史真实。其三,反复斟酌修改。《镇志》形成初稿后,所有编章内容均先后经过撰写者本人、编委会成员、编审者等多次协商与修改。其间,既有个人的修改,又有集中式的讨论,最后由主编集中大家的意见,进行通修与审核。在书稿交付出版社后,再由编审和责任编辑对清样把关定稿。多年铸成一剑。《镇志》的编纂成功,是各级领导、热爱张秋的仁人志士、史志专业人员和张秋镇父老乡亲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谓传承,就是《镇志》对修史编志文化起到了的传承作用。《镇志》的编纂成功,既是对历史上《张秋志》的继承与发展,又能对今后修史编志提供示范与借鉴。新中国建立以前,山东省只有景芝镇(今属安丘)、颜神镇(今淄博博山)和张秋镇三个乡镇留存有志书。《张秋编志》起始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进士、工部郎中黄承玄奉神宗敕命驻扎张秋管理漕运时,创修了《安平镇志》(安平镇即张秋镇),共11卷。清康熙九年(1670),兖州府张秋捕河通判林芃邀约张秋进士陆丛桂、寿东管河主簿马之骦重修《张秋志》,共12卷,13万字。由于历史久远,目前《安平镇志》失传,《张秋志》也仅有残本存世。此后几百年时间内,再无续修与重修。因此,这次《镇志》的编纂与出版,既是对张秋镇几百年历史记载的续补,也是在新形势下编修乡镇志的有益尝试,对继承与弘扬编史修志文化传统大有裨益。
  存史修志,辑佚鉴今,古为今用。《镇志》一定会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注)!我校老师李泉、王云、杨继武、邢培华、杨万立、李永辉和我校校友李望尘、陈广友、韩学斌等参加《张秋镇志》的编写工作,在确定体例、搜集资料、选材排版、编辑审稿、联系出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182次访问,全刊已有4684258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