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锐思篇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作者:□张跃志
查看:1133   
  古代的读书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相当明确,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的读书人,对如何定位“我们需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好像就不那么明确。是做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做声名显赫的高官?……当我们尚且在为谋求饭碗,安身立命而疲于奔命的时候,畅谈这些所谓的理想和抱负,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情。其实不然,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恰恰是在自己身份卑微而又壮怀激烈的青年时期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孟子·尽心上》中的语句,它体现了先辈的人生观。当我们尚且为自己的漫漫前路感到茫然若失,慨然长叹之时,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的四个“新一代”则如三月春风,又如晨钟暮鼓,让人醍醐灌顶。仔细品味其中的奥妙,却让我有了意外的发现。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前两个“新一代”中的“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不正是对“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的最好阐释吗?而后面的两个“新一代”中的具备“开阔的视野”,掌握“丰富的知识”,拥有“开拓进取”的激情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又恰恰是对“独善其身,修炼自我”的具体要求。今人与前人的高度统一,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我们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而且还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我们怎样才能成长为这样的人。”
  纵观当前的青年人,尤其是作为“8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更多地愿把“独善其身”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往往把“兼济天下”抛向九霄云外。原因很简单,因为前者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后者作为人生极高的道德追求,我们很难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益。当然,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个人财富,实现个体的幸福,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不一样体现出社会价值吗?天下一样太平。
  仔细想来,这些话不算错,但仍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我们容易看到,有很多人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了成功。在为自己赢得财富和荣誉的同时,的确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在其中,也不乏一部分人由于信仰的匮乏和道德的缺失,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成为社会的蛀虫,也有一部分人由于个人的抱负因一时的挫折而没能如愿以偿,却拿公众作为出气筒,使自己沦落为疯狂报复社会的败类。一时间想起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的话语,“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今每每读来,仍然是发人深省,受益匪浅。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我们就是需要成长为这样的人。把自己的利益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便永远不会被遗弃;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便永远不会被忘却。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4189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590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