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最激动人心的比赛,是下一场比赛
作者:吕艳丽
查看:64   

  2016年,龙舟队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同学们的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训练计划和比赛任务。回顾这一年,我有六点感悟。
  一、印象深刻。
  首先,这一年我经历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缺勤”,因为身体原因,全年中有一场比赛没能亲自带队参加,在此也要特别感谢张院长那段时间冒着酷暑,亲自带队训练比赛。另外,在今年的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中,央视体育在第一天的比赛中对我进行了现场采访,紧接着又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播出了聊大龙舟队的专题片,连续两天对同一支队伍进行宣传报道应该还是首次,在国家级媒体上充分宣传了聊大,同时也充分肯定了龙舟队的成绩。
  二、新老更迭。
  这一年队伍正在经历着队员的新老更替,技术、配合日臻完美的老队员们正在逐步将队伍的技术、传统、精神传递给新队员。作为一支大学生队伍,人员的不稳定性是与生俱来的特性。队伍长久以来一直注重梯队建设,新老同期训练也是传统之一,但就像变速箱换挡,磨合再好,终有顿挫。“新兵”为主的队伍参加的第一场比赛成绩略有下滑,领导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心和包容,这一点让我们很感动。
  三、及时清杯。
  为了保持高水准竞技水平,我们龙舟队参加了相对较多的赛事,队伍会在这些比赛中会获得一些上佳的战绩,而随着龙舟运动的发展和高校群体对于这项运动的关注与投入,竞争肯定正在朝着、必将朝着更加严酷的方向发展,坐在功劳簿上、排资格论资历是最有损于队伍稳定发展的。心理学有一个“空杯理论”,讲的是“满杯倒不进新水”的道理。每场比赛后,我都要带着队伍首先从心理上及时清杯,然后从行动上从头再来,重新讨论新战术,重新测试新技术,重新搭配新组合,老老实实战酷暑、斗严寒,老老实实一身水、两手泡,老老实实背着桨“春去冬来”。我想,这种“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四、理论提高。
  龙舟历史悠久,但成为一项正式竞速运动时间还不是太长,和其他运动相比,龙舟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运动,从早期对赛艇、皮划艇技术的大量借用,到现在逐渐拥有了自成一格的技战术体系,理论、技术、器材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关注最新动向,测试最新理论。多年来我一直保持对所有水上运动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敏感,订阅了大量的报刊、书籍,偶然有一次瞥过中央10台发现《我爱发明》栏目正在做划船器材形状对船速影响的节目,虽然我知道科普类节目对竞技类运动影响有限,真正的尖端运动科学肯定是不传之秘,但还是抱着遥控器看了半天。
  多年来,清晰记得湖畔促膝的灵光一闪,记不清多少次谈得投入忘了买菜,清晰记得大赛现场的若有所思,记不清多少次看得入神一身是水。队员们对于队伍的发展也积极建言献策,我尊重每个人的思维闪光点,经常引导大家就“左右桨配比对舟艇稳定性的作用”、“划桨入水角度对做功效率的影响”、“体能训练如何在水上进行全面展示”等等议题在微信中开展思维碰撞,引导大家沉入这项运动、思考这项运动、热爱这项运动。
  五、业精于勤。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个理论并不完美,但是它用西方语言阐述了唐代韩愈曾说过的四个字———业精于勤。体育运动是技术层面展示最直观的事物之一,业界所有知名运动员几乎都是保持着极高的训练、参赛频度,欧阳修曾讲过一个“无他,但手熟尔”的故事,科比·布莱恩特的一句 “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钟洛杉矶的样子”更是引发感慨无数。龙舟运动也是如此,日复一日的重复再重复,一次又一次的推倒重来,大家不怕麻烦、不惧困难,对自己认真、和自己较劲,勤勤恳恳的重复着、调整着早已烂熟于心、甚至早已化为肌肉反射的动作。有一位退役队员告诉我“教练,我这一辈子永远也忘不掉划桨的动作……”。有朋友问我训练的秘诀是什么,我告诉他,我的秘诀就是“坚信练一万遍比练一百遍强”,身体的协调性越练越好,协调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肯练就能出成绩,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六、集体力量。
  龙舟是典型的团队运动,团队中个别人的优秀根本不足以影响全队成绩,滴水难为湖、独木不成林,团队的力量就要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去各司其职、竭尽全力地呈现,这是队伍集体的共识。随着队伍的发展和建队文化的成熟,群体运动常有的指责、推脱、抱怨被代之以理解、担当、前进,大家会主动关心新队员,会主动探讨差距,总之,大家会为了队伍的整体发展而建言献策、各尽其力。在这种近距离带队过程中,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共同成长”的意义。
  多年的带队生涯,让我与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的感情都不同于一般的师生关系,我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间的信赖、默契与真挚友谊。一年一年都有队员毕业、离队,惆怅时经常会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大家不毕业多好啊……我们聚在一起,我们哭过、笑过……这一年我们的共同经历,闪耀在海南、江西、湖北、黑龙江、甘肃、南京、天津、广东、昆明、浙江、澳大利亚,闪耀在万宁港、鄱阳湖、清江公园、蛤蟆通水库、翠湖、秦淮河、海河、东平河、滇池、南明湖、阿德莱德西湖……队伍会继续前行,我们的心将永远在一起。因为在攀登者的心中,最有魅力的山峰始终是“下一座山峰”!对我们而言,最激动人心的比赛,永远是下一场。
(□ 吕艳丽)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2351次访问,全刊已有4684004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