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高校,学生创业的桥梁
作者:环规学院 张亚琪
查看:53   

  我们接触到“创业”这个词,可能是这几年的事情。但是,早在1998年,清华大学就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首次将计划大赛引进了中国大学校园。2004年,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协会正式成立了,当时提出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未来中国优秀企业家。”清华大学开一时风气之先,成功为学生搭建了创业的桥梁,其中的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
  高校,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只有高校通过鼓励支持学生创业,才能使学生完成从单纯学习知识到将知识实践于创业活动的良好过渡。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协会成立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业爱好者的交流园地,普及风险投资与创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基金会及一些公司,也能通过这个平台,与刚起步的学生创业团队建立合作关系。由此看来,高校建立学生创业教育平台,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校成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单从提升教育质量的层面来看,高校只有通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了KAB教育项目,此项目一般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吸纳有经验的实务性导师来壮大教师团队。华南理工大学的KAB6创业俱乐部就有个叫做顾问团的部门,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金玉良言。实践证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高于受雇全职工作的大学生,且受雇大学生科学分析、积极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远逊于自主创业的学生。
  高校帮助学生创业,也能让学员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只有体验过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以免在正式创业时遇到挑战,不知如何应对。体验创业的主要模式,就是参加创业项目大赛。2016年,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做了讲堂后,陈镜荣便带着项目从校赛脱颖而出。对此,他也说过,自己的项目是一个依赖于大赛成长起来的项目。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近百所大学都举办过创业大赛。高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拓宽眼界,引领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真正与外界社会相联系。
  高校不仅仅是扶持大学生创业,还需要对大学生创业质量进行追踪。数据显示,缺少资金、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困难,是限制着大学生创业的深度与广度的前三大风险。大学生囿于此类限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由水木清华理事会及多位校友共同出资的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会,便是助力在校学生和年轻校友初创业的组织。
  正是有高校政策扶持,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大学生的专注投入,诸如做电动滑板车的“超轻便携电动滑板车”、为择校提供帮助的“Xedu智慧选校”、移动医疗行业的“移动健康智能管理平台”等创业项目团队,才能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不断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迸发出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扫清障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也为国家建立创新体制建造平台,实现两者的共赢。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也是学生对于高校的殷切希望。
(环规学院 张亚琪)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3632次访问,全刊已有4684233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