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家乡的河
作者:聊城第一中学 李欣琰
查看:75   

  记忆中这是第一次提笔写家乡。
  原以为从 “家乡”到 “故乡”还需要很长一段距离,不经意间翻看日历,倏地发现时间已经所剩不多。马上就要高考了,而自己心仪的大学,是远离家乡的。细细一想,自己竟从来没有真正体味过家乡,不免心生愧疚。
  家乡是一座北方小城,一座小小的北方水城。印象颇深的便是家乡的河,流淌了千年的古运河。
  于我而言,家乡的河很别致。它既没有热情得让人不知所措,也没有柔弱得让人心生压抑。它温婉又不失豪放,总是如此的安静,静静地流淌,从小城的一端流到另一端,没有太多喧嚣,只是带着独特的宁静,用从容闲适的步态氤氲着独特的小城风情。
  十七年的时间,河流的气质已流淌到了生命里。赤脚站在河畔潮湿斑驳的青石板路上,仿佛听得到跨越千年的轻轻敲击声。伴着岁月的足迹,远望黛色的河水,感受它江南处子般的温柔,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偶尔拾起小石块,向河中抛去,看那阵阵涟漪打破宁静,就开心得像个孩子。可不一会儿又因这幼稚的举动自责不已,生怕伤害了水里的生命。
  家乡的河好像未曾生过气,一直不声不响稳稳当当地向北流。她好像习惯了孩子们的调皮,一再地接住淘气的石子,又一再地恢复原有的样子。于她,涟漪好像只是微笑时泛起的鱼尾纹,她笑起来依旧安详。
  曾经遇到观光客,参观过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走过运河上的状元桥,发着感慨和羡慕: “这个小城好美,垂柳依依……这儿还有个学校!这学校真好。”他们说的,便是我的母校,古运河畔的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是啊,若非他们 “提醒”,我简直就要忘了我身边所处环境的好了。在我心目中,中学,似乎融入了古运河;古运河,仿佛是中学的一部分。我不禁想起了皮日休的 《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历史如何评价?古运河的功过如何评价?现在,她不是还在哺育着我的家乡吗?古代劳动人民开挖的古运河,当代劳动人民整修的古运河,不是仍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吗?不知古运河包容了多少年少轻狂的孩子的躁动,用自己的方式抚慰我们朝气满满却又极易受伤的心;也不知古运河引导了多少代人去寻觅先人的踪迹,用自己的冷静与泰然铸就民族性格的稳重。三月,河畔的确有杨柳依依,紫叶李也悄然吐露芬芳。不管是朝阳初升、曙光映照,还是夕阳西下、落霞铺彩,粉白与黛绿将河水染成了一幅水墨画。真的,好美啊!
  我喜欢在初春时节,沿着河岸旁青色的石板小路慢慢前行,暖风中草香微薰,能唤起所有我与河的回忆。记得第一场春雨如期而至。细雨终于弹落了那初吐芬芳的杏花,花瓣款款地飘零而下,温柔地落在河面上,顺流而去,与河流一样,无声无息。记得柳丝半长,戴胜鸟展开双翅掠上枝头划出旖旎的弧度……原来,纵是时光匆匆流淌,那些美好的记忆依旧会光鲜无恙。
  时间让河流在我这个北方姑娘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细细品味,我喜欢河流所有的样子,平静的、喧闹的、深沉的、活泼的、映着曙光的、摇碎灯影的……尽管它是那般的千姿百态,可骨子里萦绕不去的仍是大家闺秀的端庄。
  有人说家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那我的河流,定是树身上斑驳的纹路,承载着家乡最温润的气息。
  也许多年后我会成为客居他乡的游子,因为怀念故乡,会在夜深人静时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会……那时,梦里繁华尽散去,荡漾波光入目来!
(聊城第一中学 李欣琰)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359次访问,全刊已有4685612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