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哀而不伤的旋律
作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贾馨玫
查看:56   


  一滴、两滴……琉璃青瓦上,冷雨声声,仿若天地间的鸣钟,敲醒尘封的记忆,告知清明的讯息。
  正是人间四月天,草色已深,芳菲犹存。不知何时,苔痕漫上了回廊,柳叶微蔽了晨光,湖面泛起了双桨,伴着涟漪缓缓荡漾。
  秦汉古风吹过唐宋的天空,零落于今世的风尘中。青梅已成往事,时光依旧如流。一切仿佛是宿命的安排,安排这样一个在万物生长的季节里回首的时刻。携着对先人的怀念前行,每一步都更加坚定,稳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红尘陌上,宿雨不解经年伤,晓风犹念旧时凉,美则美矣,却叫人如何不断肠?逝者已逝,往者不复,一切恍然如昔。生者能做的,即在清明之时,放慢脚步,捧一抔净土,擎一束鲜花,伫立于逝者墓前,静听时光流逝的清音,追忆曾经的点点滴滴。 “佳节清明桃李笑,田野荒冢只生愁。”两行清泪融入雨丝滑落,落入脚下的几丛蓬蒿,洒在春日里某个青苔阑珊的角落。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提起清明,就不得不想到介子。那无慷慨悲歌亦无苍凉浩叹的千古惆怅,萦绕耳畔,久久不绝。回望那年春秋,重耳看过人间炎凉,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苦尽甘来。他饮水思源,大封功臣,但独独忘了割肉救主的介之推。介之推心灰意冷,遂带母亲隐居绵山。辗转多时,晋文公忽然记起这位忠臣,悔恨不已,亲往绵山请介之推还朝。介之推拒绝,最终在重耳焚山的命令中扶柳而殁。文公悲痛不已,下令在介子忌日当天禁止烟火。自此每逢清明前日,一盏凉茶,氤氲几缕过往;一案寒食,遥敬介子志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的步调,不仅仅由哀伤踏出。细雨朦胧,寻花踱步,蛰伏了一冬后的春日盛景,是一年中第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五好友,曲水流觞,饮一盏杏花佳酿,与清明的春雨同醉。
  那么,请在这哀而不伤的旋律中,找到心灵最安静的地方。素手焚香,低吟浅唱,敬畏过往,虔诚守望。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贾馨玫)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0284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795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