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从后的文艺作品说起
作者:□武宝贵
查看:493   
  “80后”是一个激越的时代,一个难于定义的时代,一个少有经典却在努力创造经典的时代。
  在曹雪芹离开三百年后,我们仍然只有《红楼梦》可以炫耀;在鲁迅逝世七十年后,我们仍然只有鲁迅可以膜拜,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80后”的文学创作者也许可以以新概念那些稚气未脱却又桀骜不驯的孩子们为代表:用优美的文笔散漫地勾划伤感,偏偏要在明媚里看出低沉和阴郁。是的,他们没有鲁迅的犀利,张爱玲的深刻;他们因为缺乏阅历和独立而显得那样单薄脆弱。但他们毕竟那样认真地书写着“80后”的寂寞和失意,那样动情地呼唤着探求着真爱,那样不经意却又实实在在地代表了一群在爱里溺水而缺氧的“80后”的孩子们。也许“80后”的文学作品的确有些无病呻吟,但我们还未足够成熟,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凭这点,“80后”的文学就应该得到宽容,应该值得期待。
  将“80后”这个名词的内涵从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扩展到更广阔的文艺时空,我们不难发现:与之前文学经典时代不同,“80后”的经典集中在了影视作品身上,但这些经典却在90年代开始断代,呈现出一段令人费解的空白。80版的《上海滩》,83版的《射雕英雄传》,以及央视初版的“四大名著”……每当想起那熟悉的旋律,掠过那泛黄的影像,心中依然会潮起久违的感动,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辉煌。可这样空前的创举,却在90年代中后期悲哀地沉沦了,我们很难再找到一部影片能达到经久不衰。在制作技术不发达的80年代,人们用心演绎;在商业效益操控的如今,人们用钱编排。我们能否再找回那失落的真情和投入,维系“80后”的经典?
  “80后”的音乐和艺术,也同样以一种史无前例的开放和蓬勃更新着、前进着。当油画在展室里恣肆,当西方曲风在大街小巷横行,我们不得不承认,“80后”的中国已经完完全全被世界化了。于此,我只想说一句:在被疯狂西化的时候,千万不要失却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魅力!
  无论如何地备受争议,“80后”和“80后”的我们同样以不输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坚定行走在时空隧道里,同样谈笑自若,同样轰轰烈烈。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成长,无论当时如何的风起云涌,回首是一样的平淡无奇……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8030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212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