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评介
作者:孟庆雷
查看:103   

  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殷学明教授的专著《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已于2018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15-ZZ-WX-06)的最终成果,共分八章,由导论、本事与艺术生产、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与价值、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方法论、本事迁移理论的艺术批评论、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文本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艺术再生产、本事迁移理论视野下经典再生产和结语:基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艺术反思等十个部分组成,共计27万余字。
  该书立足于本土化、文本化的视野,主要致力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双向互动研究,在对中国古典艺术思想和观念全面考察、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运作机制、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及其实践价值等诸多艺术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国当下艺术再生产、再经典的类型、特征和规律。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看,该书着眼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本事艺术资源的整合与转换,提出了极具本土性、现代性的理论。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该书紧紧围绕当下艺术再生产的现实,对当下艺术创作、批评以及再经典的诸多艺术问题做了深刻地回答,体现出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与把控力。该书在本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该书的出版将对当下中国“本土化”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艺术实践的拓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就其研究内容来看,该书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本土化”艺术理论的挖掘即本事迁移理论的重构,二是艺术生产与艺术再生产的实践性研究。作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正经历着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的转型,针对当前中国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尊重两个基本事实:一个是中国艺术实践的事实,即中国从艺术生产到艺术再生产的事实;另一个是中国艺术理论的事实,即中国艺术理论本土化的事实。对于本事迁移理论的重构,作者是从“本事”概念的梳理与挖掘开始的。在作者看来,“本事”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所独创的概念,最早在汉代刘歆《六艺略》中明确提出,后在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本事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本事犹如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样构成了本民族艺术作品的原型;另一方面,每一个时代对本事不同的理解与言说则推动了艺术作品的再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事”就是艺术内在的基因,它决定着艺术的本质特性、样貌品格、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艺术的核心要素。换句话说,艺术内外都有“事”存在,艺术就是以事件的方式存在的。更具体来说,“事”不仅于外推动艺术发展和变化,而且也于内构成艺术的品性和特质。艺术之外的事是艺术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它推动艺术前进。艺术之内的事是外部事件融入艺术内部的事件。艺术时代性以及艺术的个性就是由于艺术内外都有事形成的。如果说艺术之外的事主要是艺术的动力因,而艺术之内的事则主要是艺术的质料因。从艺术学的角度看,本事迁移就是指一种艺术事件对另一种艺术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它是艺术作品丰富、复杂、多彩的根本原因。
  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言,该书指出,如果说古典艺术崇尚高雅、首创是艺术创造,现代艺术导向消费、制造是艺术生产的话,那么后现代艺术追求类像、互文则是艺术再生产。艺术创造的神圣性、唯一性,造就了艺术欣赏的膜拜性、光韵性;艺术生产的复制性、批量性,成就了艺术消费的大众化、平面化;艺术再生产的拼贴性、互文性,生就了艺术观感的无源性、仿真性。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相融相生、相得益彰。艺术再生产之所以不同于艺术生产,主要就在于艺术生产是一种对生活素材加工、制作的艺术活动,艺术再生产是一种对已有艺术品进行加工、制作的艺术活动。艺术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有改编、翻新、拼贴、戏仿等生产方式。在作者看来,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所以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是本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代变迁中被重新阐释而迁移的;二是艺术本身就是以事件的方式存在的。本事的迁移使得艺术被不断地再生产。可以说,艺术再生产就是本事迁移的一种特定存在方式,它在处理、改造本事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本事原型所提供的相关材料与想象空间,来进行新的艺术再生产。在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方面,杨春忠教授首次提出本事迁移与经典再生产的概念,后来又在各类报刊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本事迁移理论的基本构成及其意义,并指出本事迁移理论,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生产与文学生产及其历史运作的基本机制与内在规律,探讨历史叙事、文化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系形态,揭示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与人类生存经验、生命体验的基本规定性,进而提供有关本事迁移、经典化与经典再生产理解和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本土性与原创性的理论命题与框架,本事迁移理论的提出无疑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实践意义。该书作者在杨春忠教授研究基础上,将本事迁移理论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去,深刻挖掘了中国艺术理论的精神内涵、本体构成与价值意义,对本事迁移理论的发生论、生产论、通变论、方法论和批评论等五部分作了进一步完善与补充。
  第二,就其研究方法来看,该书主要有两个的突破:一是文本研究与理论研究融合研究,二是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混合研究。在作者看来,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与方法:一个是现实的原则,即本事迁移理论最大的目的与功能在于解释当下艺术再生产的实践问题;另一个是本土化的原则,即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可以借鉴西方某些思想、观念,但自身的建设应该立足于本土化以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精华为己任。基于这两个基本的原则和方法,该书在建构本事迁移理论时特别注重概念本土化、实践本土化这两个核心问题。于是该书将着力本土概念的梳理与考证、文本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即特别注重在文本中发现理论,在理论中有效地阐释文本。尽量避免和谨防为了理论而理论以及为了理论而扭曲文本的现象发生。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研究立足于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着重探讨了本事迁移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运作机制、本事迁移理论的构成元素等诸多艺术理论问题,从而深入揭示了中国当下艺术再生产、再经典的类型、特征和规律。另外,该书还从外部和内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对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的关系以及来龙去脉作了深刻地剖析与呈现。作者将两个角度相结合,本事迁移既是艺术的问题,也是社会、哲学、心理的问题;既是抽象的艺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生活的生存问题。这使读者对本事迁移理论与艺术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总体上看,本书对本事迁移理论的建构是全面的、系统的,也不乏新意,对艺术再生产的认定也是合理的、科学的,也不无道理。然而本事的学理性、广延性是否在中国语境中是最融洽的?中国古代以及现实语境中还有没有更本土和宽泛的概念来解释中国艺术的现实?书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是否能充分解释当下艺术再生产的实际?瑕不掩瑜,也许正是这些不定之处,恰恰推动了学术的进步。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0627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84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