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2020年教师节座谈会发言(选摘)
查看:155   










  退休教师代表李海英我有幸代表退休教师发言,仅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想法向领导和同事们汇报三句话。
  一、保养身体,健康长寿。
  回顾参加工作以来的大好年华,多半贡献给聊城大学。聊大风清气正,人杰地灵。余不揣愚陋,尽管能力绵薄,但求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教书育人,30年付出,一字总结:值!放眼退休生活,生态优良,人际友好,相互帮衬,子孙绕膝,真是: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寻找一个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争取健康生活到2049年,扶杖游历四方,亲眼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昌盛!
  二、发挥余热,助人为乐。
  几十年工作积累,感悟心得较多,虽然无大成就,毕有一技之长。尽管已经退休,还要发挥余热。贡献经验教训,为少壮后起者借鉴,亦为前人之责,亦为人生之乐。何乐而不为!近年来,我在两个学院兼职督导教学,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尽力起点正向作用。在学校和山东省“青椒”赛中,吾亦有帮衬,略尽绵薄,遵纪守责,公正评判。
  三、关心国家大事,传播正能量。
  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有些既得利益之守成大国,或千方百计阻拦中国复兴部署之施行,或心不甘、情不愿地调适与中国的关系,阴招奥步,花样翻新。作为老知识分子,面对这些大事,决不忍心装聋作哑、随意臧否,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戒主观武断、随意传播,必须相信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英明决断,随时随地传播正能量,尽力起到正作用。
从教30年教师代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李桂民我是2000年研究生毕业来到聊大历史系工作的,从教30年,其中20年是在聊大这块土地上度过的,身上已经打上了鲜明的聊大印记。20年来,自己早已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与聊大生息与共,血肉相连。就我而言,对聊大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半拍效应。这种超前半拍效应,实现了聊大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成功更名,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硕士点零的突破和持续增长,入选研究生推免高校名单,这些标志性成绩的取得都是半拍效应的体现。
  第二是做强特色。师范教育是聊大的根本,也是聊大的优势学科。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不像工厂或超市,不可能标准化,必须服一方水土,才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特色立校正是聊大人的共识,而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主要是在特色领域的持续深耕。
  第三是骆驼精神。骆驼,和荒漠的其他顽强生命一样,构成了沙漠中的亮色,骆驼精神就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聊城大学在非中心和欠发达城市办学,高层次尤其是顶尖人才相对不足,正是得益于一代代聊大人无私奉献,使聊大成为鲁西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正是受这种骆驼精神的鼓舞,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线教师,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一干就是数十年,从风华正茂到双鬓染霜,风雨无悔,痴心不改。从教30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借这个机会,对学校多年来的鼓励和关心道声感谢,也衷心祝愿聊大的明天更美好。
最美教师代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石莹丽我先后教授过三门本科生课程,三门研究生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坚持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总结出了课堂教学六要素,即知识性、研究性、发展性、前瞻性、趣味性和人文性。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反思是否完成了这六个要素。
  除勤恳教学外,还努力做好科研工作。这些年来,我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教育部、省规划办、省外事办课题等多项课题。
  大学的使命与责任还在于时刻关注国家发展,关心民族命运,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响应学校号召,前往萨摩亚执行教育部援教任务,并担任两届援教队长,带领援教团队克服了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困难,圆满完成了国家使命。
  工作之余,我利用社会兼职,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事业。新冠疫情暴发后,东昌府人民医院向社会发出募集防护物资的倡议,兼任聊城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我马上募集3780元,委托别人在国外购回210只防护口罩,全部捐赠给了东昌府人民医院。另外,我创作了诗歌《武汉,我的兄弟》,在多家媒体上推出,被聊城电视台选为“齐心抗疫”优秀文艺作品展播。近年来,我还向本院患白血病的学生捐款,捐助冠县希望书屋建设,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等救助平台资助患者奉献爱心等。
  聊城大学是我的母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秉持聊大校训,立足本职工作,承担社会责任,富有家国情怀,心系民族命运。
教书育人楷模代表、商学院匡萍回想起15年前第一次拿起课本走上讲台,心里又忐忑又兴奋,下课回到家还反复回想那两节课上的细节,为自己的某次紧张卡顿懊悔不已。15年一路走来,我从当时青涩紧张的青年教师变成了能在讲台上谈吐自如的中年老师。我遇到了无数的好领导、好老师、好同事。他们不仅教会我知识、还教会我做人、更教会我怎么努力去做一位好老师。在这里我也遇到了无数优秀的学生,现在,每一次在校园里、在大街上碰到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同学远远地叫我一声“匡老师”,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位教育家说过,“做教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如何做一个优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是这种想法指引着我们聊城大学无数教师,让我们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敢停步、奋力前进。
  教学上,我们不惜投入教育情感,紧跟教育发展潮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做博学慎思,严谨治学,锐意探索,精益求精的有为之师。
  育人中,我们乐于奉献爱心、增强责任心,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引领人,用道德的力量教育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自觉弘扬“敬业奉献、甘为人梯”的红烛精神,用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爱心、良好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个人成长上,我们恪守修身、厚德,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提升上狠下功夫,增强教学和育人本领。
光岳系列高层次人才代表、数学科学学院庄光明从站到讲台上那一刻开始,我就时刻告诫自己要以老教师、老前辈为榜样,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多年来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给学生课本的知识,同时启发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能力。每当看到学生们在教务系统里留下的对我肯定的评价,看到教过的学生顺利就业,或者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感觉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积累和沉淀,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先后主持获批山东省教改项目面上项目和聊城大学教改项目各1项,参编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
  教学是生命线,科研是科技强国的有力保障。科技强国离不开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却需要沉寂下来坐冷板凳。在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俯下身子潜心做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在IEEE汇刊、Systems7and7Control7Letters、International7Journal7of7Robust7and7Nonlinear7Control、Nonlinear7Analysis:7Hybrid7Systems等国际权威TOP期刊及国内《数学年刊B(英文版)》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1项等,并荣获几项省级、校级荣誉称号。
  近几年,数科院成立了若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其中,我所在的复杂系统智能分析与控制实验室,近几年考博情况非常好,2019年更是实现了同一个宿舍3位同学全部考取博士的良好成绩。2020年的疫情期间,大家网上开讨论班,暑假里师生一天也没有休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考博工作已经落实了80%。
新进教师代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腾十多年前,我是聊大政法学院(也就是政管学院的前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4级的一名学生,毕业之后,先后在广州、上海攻读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19年7月回聊大任教。作为一名老聊大人,我最想分享一下归去来兮的感想。
  回想当年,李卫红、马晓辉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唐明贵老师当年教我们逻辑学,孟伟老师是我西方哲学的启蒙者……他们知识渊博,学术精深,无论是对待学术还是教学,都严谨认真,最初正是他们给我的内心种下了学术的种子,也正是他们让我明白“教师”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将努力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继续传承给我的学生们。
  鉴于我的专业,“传承”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文化的传承,从硕士到博士,我一直在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习总书记一直在强调,我们的民族应该有文化自信,这意味着,如何将先人们的智慧继承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要努力的目标,这也让我意识到,我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用自己的汗水为这一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传承”还是“延续”,知识的传承和延续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教师的意义也在于将知识不断地传达、进而延续下去,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让我从前辈那里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延续下去。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181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94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