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审丑心理成就了“迷人的郭老师”
作者:唐天云
查看:122   




  也许作为网民的你还不知道郭老师,但“耶斯莫拉”“集美们”“猕hotel”“粗莓”等魔性的“郭语”想必略有耳闻,而这些都是出自在短视频平台直播走红的网红———“迷人的郭老师”。
  郭老师,何许人也?1994年出生的她,没有团队,没有漂亮的网红脸,也从不在直播间带货,按常理,她不满足成为一个网红所需条件的任何一项,但为何她的视频拥有累计近5000万的点赞量,平台粉丝也近400万,模仿她的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流传不止,甚至还自发衍生出了传播“郭语”的“郭门弟子”……这些现象的背后恐怕是“迷”人的“审丑文化”在“作祟”。
  进入郭老师的直播间后我们会发现,她与一般的主播不一样———她没有高颜值、没有令人啧啧称羡的超人技能,有的只是一张样貌与年龄不怎么吻合的脸,和直播时不知所云的“郭语”,甚至有时她还会因为说脏话、辱骂与她连线的主播等行为被封号。如此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为何还会在互联网上掀起一众吹捧,或许是因为一种“迷”人的“审丑”文化,而其“迷”人之处就在于人们对“本我”潜意识的宣泄和自我肯定后产生的优越感。
  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遵循“理想原则”。处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人们,在白天不得不接受社会习俗、社会道德、单位规章制度与人际交往“法则”等观念形态的约束,使自己处于“自我”或“超我”的压抑状态之中,而到了网络空间,人们纷纷卸下“超我”的“伪装”、打开了“本我”之门。而相比于欣赏曲高和寡的理性审美文化,那些不走寻常路的畸形“审丑”文化更能帮助人们宣泄心中的焦虑与苦闷。在宣泄过后,往往就是人们对郭老师价值观与行为的否定与批判,并从中获取一定的自我肯定。比如当看到她在直播间做出莫名其妙的行为,直播夸张地吃水果、流口水、流鼻涕、放屁等,听她说出不知所云的“郭语”,甚至还直播“郭语”考试,以及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她不问青红皂白地辱骂她看不惯的连线主播时,人们心中便会隐隐产生一种释放本我、自由“飞翔”的快感,同时又会或多或少去否定、批判甚至鄙夷这种丑陋的、令人不齿的行为,心说我比他优雅的多,从而在释放与否定中获得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总而言之,这种审丑文化是一些人缓解内心世界的焦虑和找寻优越感的途径之一,郭老师的走红,是因为她满足了一部分人释放自我、缓解压抑的心理需要。至于郭老师,我们也不提倡将她当成偶像,顶多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她也只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养活自己而已。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144次访问,全刊已有4694381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