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马宗昊:在校期间创业,企业年收入超2000万!
作者:本报记者  刘真真
查看:177   

图为马宗昊 侯孟春 摄

7月11日下午5点半,山东青岛,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全场参赛者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大屏。当“九赢泛娱乐MCN”团队以全省创业成长组第一名成绩分别获得金奖和“最佳创业带动就业单项奖”时,马宗昊和他的队友们眼中闪烁着泪花,相互拥抱,欢呼雀跃。

24岁的队长马宗昊,已经参加过上百场类似的创业大赛,有8年的创业经验。10岁当“暑假卖报童”,18岁注册自己的第一家公司,20岁休学创业,目前经营的公司年度营收额超过2000万。在很多大学生还在犯愁如何就业的时候,他的“创业”之路就好像已经按下了“快进”键。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来之不易。

立志创业

人生在不断“折腾”

“小学三年级,我就在暑期当报童,小伙伴累了就在阴凉地里歇着,我专门往太阳底下人多的地方走,一天下来就能卖出100多份报纸。”

坚持一个暑假,挣到第一笔零花钱的马宗昊,立志要做大生意挣大钱,这理想人尽皆知,朋友们就给他起了一个谐音外号“马总好”。

初中毕业后,马宗昊进入了潍坊商校就读。他看准了同学们对手机小配件的需求,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灵机一动,他早于某宝用上了“预售”的办法,随身带着一个小包,装着钢化膜、耳机等各类样品,挨个屋敲门,眯着小眼睛探头微笑着问:“需要手机配件吗?10分钟上门服务,一年质保。”口才好,商品也物美价廉,虽然是预售,大家也纷纷交钱。于是,学校里便多了一个游走于各个教室和宿舍之间的“推销员”。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吃苦耐劳的毅力,他做过30多个大小不一的生意。在中专三年级时,他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成功积攒了人生中的第一笔10万元。

进入聊城大学后,他敏锐地把目光转向了自媒体领域,先后在QQ和微信公众号创建了“聊大九点半”“聊点儿呗”等集查课表、缴费、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自媒体账号,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吸引了5万多名粉丝,自媒体工作室成员达到了30多人。然而,到了2019年初,他意识到校园媒体运营的艰难:“我们做校园自媒体不追求利润,只是希望为同学们做些实事。但随着账号越做越大,做这些不仅不赚钱还一直亏钱。我们四个合伙人一起哭了一场,但最终还是决定忍痛放弃这些账号。”

白手起家

把失败锤炼为成功的地基

就这样,马宗昊大学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创业以失败告终。但失败并没有阻挡他的创业脚步,他决定休学一年,重新寻找方向。

作为一个没资源、没人脉、没视野的大学生,要如何赤手空拳一穷二白地再次创业?马宗昊选择了“不断去尝试新可能”。

那段时间,20岁的他仿佛又回到了16岁时,瞒着家人独自一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大城市听创业故事的生活状态。他带着对未知创业领域的无限希望,跑遍了北京、上海、济南、成都等大大小小的城市,手拿简历投递到所有感兴趣的行业,不放过任何一个面试可能的同时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珍惜每一个与面试官交流的机会。

“面试了一百多家公司。我其实一直在偷学。小的创业公司老板如果觉得你是个人才想把你留住,会给你讲他的抱负,讲他一些规划和成长史。大公司相对来说,运转比较成熟,他们主营业务和管理机制都值得研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就能够收获非常多的东西。”

2021年,恰逢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兴起之际,他最终将目光投向了短视频平台的二次创作类内容。

说干就干,他回到聊大又开始了创业之路。最初只有5个人的团队,在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办公。后来因规模扩大公司搬到了校外。在校外场地办公时,为了让成本降到最低,地毯是他们自己铺的,墙面是自己刷的,办公桌椅都是自己一把一把去市场采购的。“我不是那种高举高打的人,我所有的创业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这么一个过程,从办公场所布置到招聘人员、开拓业务,所有的环节我都从头学起,所有的程序我都亲力亲为。”

聊城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树房对他记忆犹新:“学院很重视学生培养,经常邀请专家对马宗昊团队进行创业大赛辅导、创业项目评估等指导。帮助他在一次次实战中总结教训和经验,助力他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和马宗昊一起创业的发小刘思晗对此也深有感触。“经典电影《教父》中有一句话:一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命运必然不同。马宗昊是通过一次一次的创业痛苦和复盘反思,获得了精准独到的商业眼光。他把每一次失败,锤炼成了通往成功的地基。”

不吝分享

想让周边人感受创业的甜

经过艰苦努力,马宗昊创办的九赢文化公司从最初的二次创作内容供应商发展成为一家泛娱乐领域的MCN机构。据公司统计,目前全网粉丝数达5.8亿,在抖音、快手、B站、西瓜等平台累计孵化、签约6000余位优质创作者,矩阵作品月播放量270亿,年营收超过2000万。在聊城、济南、北京和成都四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

随着公司项目的扩展,最近马宗昊和他的公司同事们变得格外忙碌。现在的办公区已经座无虚席,因此他计划租赁一片更大的办公场地,以容纳更多的员工。同时,济南公司的在线新职业培训也正在陆续推进。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更多无业或待业的青年通过培训学习到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运营技巧,从而实现自主就业。

“学校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我大一一入学就可以免费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办公。现在毕业离开校门,我也想反哺学校,帮助更多想创业的学弟学妹。”

如今,马宗昊多了一项“新工作”,担任聊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业部工作助理,解答学弟学妹们关于求职和创业的问题。

“现在学校特别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从学校政策还是软硬件方面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支持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就业新选择。我能创业成功是因为我把所有的弯路都走了一遍,积累了很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所以我会和学弟学妹说,创业不是游戏也不是时髦,没有调研脑袋一热就去干是很难成功的。不过,大学生创业是非常低成本的试错,在大学阶段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提前实习积累行业经验,对于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创业这条路,以及以后从哪方面创业,还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改造升级即将完成,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环境将大幅提升,我也会多回学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创业心得。能帮一点是一点,我自己也经历了很多创业的艰辛,所以我希望让他们在求职和创业方面少吃一些苦,多尝一些甜。”马宗昊说。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4502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844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