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远离手机和网络,你做得到吗?
作者:外国语学院 张琳
查看:85   

  说起课余生活,当然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一句火爆网络的流行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的生活状态。在网络时代,手机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最亲密伴侣”。人手一部“爱机”,随身携带,形影不离,有人走在路上也不忘发消息,有人回到宿舍就窝在床上追剧、购物,甚至有的在课堂上也忙里偷闲刷个动态……于是,因其上述种种,就有很多人建议,要过好课余生活,大学生要远离手机。但是,在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远离手机,你能做到吗?
  随着信息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早已超越其本身移动电话的功能开始与网络挂钩。一部小巧便携的手机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连接互联网,于是,这个新时代的产物就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需品。我们可以在互联网的平台上享受大量的学习资源,通过大量的渠道获取知识,可以戴着耳机听听力、练口语;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轻而易举地与他人取得联系,使得“天涯若比邻”成为事实;还可以足不出户在淘宝、天猫等网购平台上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喜爱的商品,大大节约我们的出行时间……因此,手机与网络的便利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就可以使其对我们的成长甚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益。
  几年前,邓飞曾提出“中国贫困山区小学免费午餐”计划,充分利用微博的力量,凝集众多人力财力,让“免费午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和行动。最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成立了“免费午餐”专项基金,实现了全国合法公募,将一场民间行动推升成为了国家政策。亦有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生杨艾菁,效仿“别针换别墅”的故事,用一对价值仅200元的戒指,通过微博接力,经过多次的交换之后,在一名上海网友30万的捐助下,为贵州山区的孩子建起了一栋名为“梦想小学”的教学楼。可见,网络的助力,我们的互动得以超越地域、职业等多重障碍,“微时代”中“微公益”、“微慈善”的逐步兴起,彰显出了网络公益力量的巨大。
  手机和网络再智能,也不过是一个工具,怎么利用它,全看自己的选择。在这个网络社会里,没必要整天捧着手机爱不释手,也没必要把它视为慢性毒药。我们有选择如何利用它们的权利,亦能充分利用好现代科技,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助力。要是因为我们难以抑制住自己的贪玩欲望,把人的恶习归罪于人设计生产的工具,岂不是让无辜的手机和网络太“蓝瘦”了吗?
(外国语学院 张琳)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204次访问,全刊已有468155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