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彻底“清考”仍在路上
作者:外国语学院 史栩
查看:106   




  10月12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外公布,其中要求高校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许多人认为,这项《意见》的出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在此之前,如果大学生的一门课程期末考试没过,补考还没过,甚至重修还没过的,学校还有毕业前最后一次机会考试。但是“清考”取消后,如果只是靠第一次考试和补考来获得大学毕业的最终成绩,想必许多大学生都会比原来更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之前大学“严进宽出”的现象。
  长期以来,“清考”相当于本科生“最后一招”,是很多因种种原因没有修完学分的学生的一张“免死金牌”。不得不说,即使在“清考”之前学校已经给了学生一次甚至多次的考试机会,对还是未能通过的学生,多数任课老师甚至学校都会本着“好聚好散”的观念给清考的学生放水。例如老师在考试之前向学生泄露题目,故意把试题出得比平时简单,给试卷打分偏高等等。这也就不难理解教育部为何会“坚决”取消毕业前“清考”行为了。
  但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只取消“清考”的行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即使取消了“清考”,许多大学为了打造一个好口碑,依然会采用各种手段提高自己的毕业率、考研率等指标。如此看来,学生的自身水平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恰恰相反,学校还会因为类似政策降低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不禁发问:究竟如何才能扭转当代教育“玩命的中学,撒疯的大学”的病态现象?
  在教育部官网上查看《意见》原文,我们可以看见不少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政策。诸如淘汰“水课”,调动老师教学积极性,开展“更人性化的课程”、“完善高校教师评聘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等对策。相应地,高校也应严格教育教学管理,严查补考时的“放水”行为、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推动高水平教材编写使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等。同时,大学生应当放弃毕业时在去补考的侥幸,努力学习,让大学过得更有意义。老师用心教课,学生努力学习,大学“严进宽出”的思维定势逐渐淡化,让学生老师各得其所,这不仅是中国政府对本科教育的更高要求,也是民族和国家对当代高等教育做出的更高要求。
  作为大学生,光明的未来还是要靠我们“学”出来。学生学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习。即使你的大学生活同时拥有着社团、工作和学习,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是最重要的。学好专业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即使没有“清考”行为也能顺利高分毕业,才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追求的目标。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8270次访问,全刊已有4678710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