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由《恰同学少年》联想当代少年成长
作者:□秦振林
查看:476   
□秦振林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曾极大地激励了少年毛泽东,现在读来依然可以在我们心中激起一阵狂澜。正如梁先生所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那么我们当代的少年到底应该怎样成长呢?我们缺少哪些优秀的品格呢?《恰同学少年》给了我们一些独特而真实的答案。
  一、少年立志,勤奋踏实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离开家乡赴长沙求学时留给父亲的一首诗。如果说远大而崇高的志向可以串起他的一生的话,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行动则支撑和滋养了他的一生。从《西游记》《三国演义》《左传》《史记》到《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从《伦理学原理》到《资本论》……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
  在这个日益趋向浮躁的社会里,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做过多少事情;有多少青春在我们空虚郁闷的哀叹声中消逝;有多少美好的梦想因为言行不一而渐渐地离我们而去。所以,真正把立志和勤奋结合起来,我们会受益匪浅。
  二、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创新可以成就未来,创新出于实践,实践依托于生活,这样看来,创新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可望而不可及了,美好的未来离我们也就不再那么遥远了。纵观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上述观点就更加清晰可信了。
  “雨伞行囊负一肩,头无冠带手无钱。察看山河千万里,如何整治寻本源。”这是毛泽东与好友蔡和森“行走江湖”时的诗作。少年毛泽东曾经有过多次“打秋风”的经历,而这正是他走向实践的开始。之后,他创办夜校,建立新民学会,带领学生军智保长沙城……
  就连他的交友也充满了智慧和趣味。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为联合有志青年,共论时政而广贴招友启事。在现在看来也许这一举动并不新鲜,但在当时通讯落后的情况下,这样做却不失睿智。
  三、豪放不羁,特立独行
  个性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时常挂在嘴边的词,甚至有些同学做梦时也在想着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个性。现代社会提倡个性的发展,因为,它有时可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成长方式。
  可以说毛泽东从小就是一个反叛的人物,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倔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豪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品格,以及向常规,迂腐和黑暗说不的胆量。
  他曾因为逃避迂腐刻薄的私塾教育而离家出走,他曾因为怀疑传统教学而退学自修。他这样做的结果是:离家出走使他尝到了斗争的甜头,退学自修使他广览群书。
  那么我们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是否也坚持过自己的观点和原则呢?
  其实,《恰同学少年》给我们的启示远多于上文所列,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和必要再次对毛泽东的成长历程进行思考,并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以利于我们今后的健康成长。
聊城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600次访问,全刊已有46833219次访问